2024年6月,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了《四川省社区慈善发展指引(试行)》,为更好地推进社区慈善发展,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结合实践研究,定期采用问答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对其中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交流,期望能助力全省社区慈善发展。
欢迎各地交流社区慈善创新实践,我们将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推送。
问题十:乡镇(街道)在社区慈善发展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答:《四川省社区慈善发展指引(试行)》明确乡镇(街道)对于社区慈善有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的职责。
所谓统筹协调,就是统筹协调辖区内的各类慈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谓监督指导,对社区内的慈善活动和慈善组织进行监督指导,确保慈善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慈善活动的规范开展。若发现慈善资金使用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典型案例
创新募捐使用新方式
南充市顺庆区南门坝社区打造社区慈善新样本
一建立社区慈善基金的背景
南门坝社区,坐落于南充市顺庆区东南街道东南角,幅员面积约1.0平方公里,拥有常住居民7000余户、约30000人。
作为南门坝片区最早修建商品楼小区的社区,它辖有明宇帝壹家、瑞露嘉都、格兰星河湾3大楼盘及5个网格住宅小区。社区常职干部8人,专兼职网格员16人,属于城市二类社区。
2023年8月,在南充市慈善总会“新羽计划”社区慈善基金专项培育行动的大力支持下,南门坝社区慈善基金正式成立,以此为契机,南门坝社区的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社区基金运营与服务模式。
二社区慈善基金的募捐方式
自南门坝社区慈善基金成立以来,至2024年6月,已成功募集到来自爱心单位、企业、个人捐赠的资金及物资超过10万元,为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其中,2023年度收入6.4万,南充市慈善总会配捐2.4万,2024年1-6月收入3.7万。
南门坝社区慈善基金的募捐方式具有鲜明的捐赠常态化、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转化空间资源,创新募捐阵地
南门坝社区巧妙利用位于滨江中路四段390号、湖州街原办公场地的150平方米空间,规划为社区集体经济和社区企业办公场地。
在醒目位置设立劝募倡议书和募捐箱,同时结合社区居民需求,设计社区慈善基金公益项目,并招募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入驻,常态化提供社区公益早教、助残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将部分营收捐赠给社区慈善基金。
2. 挖掘企商潜力,促进多元捐赠
南门坝社区拥有丰富的企事业资源。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走访与洽谈,3家国企已常态化参与社区慈善工作,目前捐赠物资现金合计20000元。
此外,社区的300余户商家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南门坝社区提供物资、资金折合人民币共计20余万元。
企业捐赠现场
社区慈善基金建立后,设计了专门的捐赠二维码,在商家门店中布设,以带动消费者进行捐赠。
这一举措使得南门坝辖区的单位、企业、社区社会组织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居民也开始从单一的服务接受者转变为社区服务的提供者、慈善事业的建设者。
居民踊跃参与
3. 着力线上互动,拓宽筹款渠道
南门坝社区根据社区需求设计慈善项目,并进行互联网筹款,以放大资金来源。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在社区的多个居民微信群转发筹款链接,倡导大家捐赠。社区党员、网格员等带头进行捐赠,转发朋友圈,甚至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不仅获得了居民的线上捐赠,也有效宣传了社区慈善基金。
4. 营造节日氛围,进行活动募捐
南门坝社区依托重阳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举办文艺汇演、广场舞友谊赛等活动,与慈善基金筹集相结合。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还发扬了社区
5. 依托集体经济,实现持续捐赠
社区慈善基金成立后,规定社区集体经济利润的10%必须进入社区慈善基金。
南门坝社区在2022年7月成立了全资社区企业——南充市蔚阳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探索市场化手段增加集体经济收益,为社区慈善基金建立了新的资金来源通道。
此外,社区潮汐市场的管理费(除运行成本外)、社区食堂的收益等也均按一定比例进入慈善基金。
三社区慈善基金的使用方向
南门坝社区慈善基金在资金使用上具有明确的思考和特色。基金成立后,主要用于“一老一少”的服务上,具有了有进有出、常态化运作、可持续活动的特点。具体如下:
1. 开展节庆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南门坝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慈善基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旨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情谊,并营造浓厚的社区慈善氛围。社区在重阳节、母亲节等节日期间举办文艺汇演、广场舞友谊赛等活动,与慈善基金筹集相结合。
同时,社区还定期开展节日慰问、居民同乐、坝坝电影等活动,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重阳节活动
2. 依托社区食堂,服务社区老人
南门坝社区的老年人数量庞大,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09人,90岁以上21人。为满足社区老人的用餐需求,南门坝社区通过社区慈善基金建立和支持社区食堂的运营,为社区居民提供低偿用餐服务。食堂实行阶梯式收费制度:年龄越大,收费越少;90岁以上老人完全免费。
3. 开展困难个人慈善救助
南门坝社区利用筹集到的资金和物资,联合辖区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爱心个人等力量,重点聚焦特殊人群开展精准化慈善救助工作。包括为贫困个人提供生活救助、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开展困难群体节日慰问等活动,及时回应救助对象需求并缓解他们的生活困境。
四社区慈善基金运营的经验
南门坝社区慈善基金虽然运营时间不长,但其募捐和使用流程流畅且效果显著,在社区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通过深度访谈社区书记及具体工作人员,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社区慈善基金运营的良好经验:
1. “募捐之前先付出,居民需要得见”
普通居民对慈善的信任感较低,很多时候是希望“占小便宜”,因此自愿捐赠的难度较大。南门坝社区认识到这一点后提倡将工作做到前面:对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及时回应并开展文娱活动以增进与居民的互动和信任关系;之后再鼓励大家进行捐赠。
2. “要有带头人,居民需要被示范和带动”
没有带头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居民的捐赠意愿也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在南门坝社区中,党员同志、网格员、小组长等自发带头进行捐赠,并在居民群中分享自己的捐赠经历;有的甚至建立了“日行一善”的习惯来示范和带动其他居民参与慈善活动。
3. “要与企商做朋友,慈善需要细水长流”
南门坝社区的企业和商户资源较多,但如何激发他们的捐赠意愿是有难度的。因此,社区注重与企商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积极提供服务以建立信任关系;这为常态化的慈善捐赠奠定了坚实基础。
4. “脸皮要厚,我又不是为了自己”
在开展慈善劝募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往往会感到难为情或不好意思;但南门坝社区的杜书记鼓励大家要“脸皮厚点”,并强调自己是为了群众而行动,因此没有什么放不开的。这种态度成为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5. “要联合社会组织,一起劝募”
南门坝社区组织资源丰富且形态多样,在社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推动社区慈善基金过程中,南门坝社区建立了与社会组织的联合劝募机制,并与社会组织一起线下走访、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商家、居民进行公开募集款物等活动;这是该社区的有效经验之一。
6. “注重信息公示,‘售后服务’不可少”
为确保透明度和公信力,南门坝社区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慈善基金的作用,并及时向全社会反馈相关动态;同时,他们还注重为捐赠企业和商户提供服务,并颁发“爱心商家”铭牌以表彰他们的善举;在重要活动中也会邀请他们参与;这种公示透明和“售后服务”的做法有助于吸纳更多社会慈善资源,并保持基金长效运作。
(南充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4402233009024905168
[开户行]工商银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118555188057
[开户行]中国银行成都猛追湾支行
[户名]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8111001013100214149
[开户行]中信银行成都青羊支行